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二階國考準備心得


    這次分享的是醫師國考第二階段的考試心得。有別於第一階段科目數較少而且還有一些比較有趣的基礎科目(如生化、生理、生物統計等可以用邏輯思考幫助記憶的科目),第二階段就是剩下所有臨床醫學課程之綜合筆試。考試分兩天,第一天考三科,第二天則考一科,一科兩小時,電腦作答。考試一科100分鐘,80題,滿分100分計,四科平均60分且不得有一科0分才算及格。考試資格為:必須考過醫師第一階段以及OSCE臨床醫學技能測驗。(附註:OSCE的應考資格不需要通過一階國考喔)

    醫學三:內科、家庭醫學科及相關影像學、急診醫學、醫學倫理與法律。(有變難變刁鑽的趨勢,甚至考病理、基因等東西)
    醫學四:小兒科、神經科、皮膚科、精神科及相關影像學、急診醫學、醫學倫理與法律。(相較起來比較平易近人)
    醫學五:外科(含神經外科學)、泌尿科、骨科及相關影像學、急診醫學、醫學倫理與法律。(考點飄忽不定,但仍有一些基本分,泌尿相對還好)
    醫學六:婦產科、麻醉科、眼科、復健科、耳鼻喉科及相關影像學、急診醫學、醫學倫理與法律。(婦產還好,耳鼻喉科還好,其他科難易度變動大)



    實習結束到考試,以我就讀的學校而言,109/5/8實習結束,5/22公告109年第一次OSCE考試結果(有過才能考二階國考)6/20-6/21兩天考試,所以一般人通常會有將近六週準備考試。準備的時間比第一階段時間短,考的內容卻又非常多,所以建議若是讀者就讀醫學系,仍在低年級階段時,每一門課能夠好好學就好好學,要背的就先好好背,這樣不論在第一、第二階段考試,才能夠在短時間恢復記憶,透過考古題找各種整理書籍疏漏的重點,並且回去翻閱以前上課PPT、講義或原文書來抓那幾年的艱澀考點。就像在考一階時,因為在大一的統計與大二的大體解剖正課與實驗、組織學正課與實驗、生物化學等科目都有盡量弄懂而不是靠考古,升大四開學前也有重新翻閱解剖系列相關上課投影片與上課時的筆記,所以在考一階才能夠減少這些科目準備時間,又加強病理、藥理,並且複習相關的考試參考書好幾遍,甚至還看了不同的版本及一些針對非醫師考試但有相關科目的書籍。同樣的概念,在二階也有賴於平常知識累積,特別是考前根本沒有時間好好重新復習的話,平常累積就更重要。

平時臨床學習

    升上五年級,進醫院之後大家都會摸索出個人的學習習慣。升大六在臨床如果遇到熱心學長姐,會有更多時間練習Primary care。在醫院,就盡量投入臨床情境,跟著處理臨床事務就行了,不用一直讀First Choice相關書籍。但是我在升大五之前就已經備妥全套FC,盡量在兩週的Course之間,讀下一個Course的書籍。不過我到內科反而沒有這樣做,因為我後來會每天撥30分鐘閱讀Harrison’s Manual of Medicine,從Common Patient Presentation這個Section讀跟病人相關的症狀或是晨會一直被問的東西,配合寫離站報告、做Case的機會針對一個Topic找幾篇Paper跟學校醫學電子教科書的文章讀。到了六年級,因為有些科別會有機會可以跟學長們做很多病房的事務,讀書時間比較少(我後來在醫院幾乎不會讀書,都是晚上才在家裡讀書),所以我就大約把一周平日的三天、假日兩天做點規劃,分配時間給讀Primary care相關Paper與教科書以製作離站報告、讀Harrison’s Manual、讀ACLS、讀EKG、讀沒有辦法run到的科或是當科的First Choice當打底知識,也安排課外學習。由於有夜間或是過夜學習,平日只有三天可以讀書(星期五晚上也要休息),剩下的任務就在六日完成。每天下午離開醫院與星期日也撥一點時間慢跑放鬆。遇到要報Case或是學校正課要考試的時候也要彈性調整,畢竟學校正課也要好好讀,有些科目(放射腫瘤學)等等看似國考沒有說會考,相關概念其實也會在內科腫瘤學的國考考出來,不可偏廢。
    我參考過的一些書籍列出來供大家參考,當然自己在圖書館或是書局遇到覺得合適的小書都可以讀,挑自己合適的、想讀的讀,畢竟這階段必須先有廣泛的知識架構,而不是只讀一科讀很深但其他什麼都不知道。
    必讀:
  
胡勝川 et al. 2016. ACLS精華. 金名圖書有限公司. (整本必讀,考ACLS的課本與題目練習,而且內容是各科值班的保命知識。這本醫院報名ACLS就會送了)
    Malcolm S. Thaler. 2015. The Only EKG Book You’ll Ever Need 8e. LWW. (整本必讀,臨床上一定會遇到而且被問)
    常用:
    Dennis L. Kasper et al. 2016. Harrison’s Manual of Medicine 19e. McGraw-Hill Education. (這本的Section 2 Medical Emergencies 3 Common Patient Presentations全都有讀,剩下挑章節讀)
    Marc S. Sabatine. 2017. Pocket Medicine 6e. LWW. (大五沒怎麼看,讀過小Harrison後讀這本才好上手,因為小巧好帶,大六在臨床上都是直接讀這個)
    Paritosh Prasad. 2010. Pocket Pediatrics: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for Children Handbook of Pediatrics. LWW. 張佑全譯. 2012. 麻州總醫院兒科手冊. 合記圖書出版社. (參考用)
    UpToDate資料庫. LWW. (手機上很好查)
    參考:
    Mary E. Klingensmith et al. 2016. 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Surgery 17e. LWW. (參考用)
    Clark T. Johnson et al. 2015. The Johns Hopkins Manu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LWW. (參考用)

    下面表格紀錄了我大五大六兩年大概看了哪些東西。第二張表格是我大六上一週時間分配。


大五上
寒假
大五下
暑假
大六上
寒假
大六下
平時打底
Washington外科手冊(挑章節)
EKG
Harrison (配合臨床與報告閱讀,優先讀症狀學部分)
Harrison (重症急診)
Harrison (挑章節)


OSCE準備,順便兼做PGY申請面試口試準備





OSCE實例的運用及剖析實例
Bates手冊、
FC精神科二讀(因為模擬考考了精神科考題)
針對常見疾病讀衛教手冊(如小港醫院衛教資料)
學校OSCE教學影片看熟(技能操作、模擬考示範帶)
複習小Harrison症狀學
國考
FC儘量讀,配合run的科(部分外科胸外、小外、胃外科、部分大直、神經、精神、婦產科)

FC儘量讀(小兒)

FC儘量讀,配合run的科(皮膚、骨科、泌尿、復健、麻醉、耳鼻喉、眼科、感染、腎臟、風濕、內分泌、神外)
FC讀沒讀過的(主要是醫學三心臟、胸腔)
FC神外、婦產、腎臟、血液腫瘤二讀(因為外放有run重複的科)
FC儘量讀(當科,心外、整外),安排固定時間讀沒讀過的(主要是醫學三肝膽胰、胃腸、五胃腸、大直、內分泌、乳房)
ACLS




安排時間(一週2h,共約四個月)


基礎學科學習
Murray 微生物學(RNA病毒)配合國考講義的編寫

Lehninger生物化學

Lehninger生物化學、Guyton 生理學(腎臟、呼吸、神經三大單元)


數理學習



近代物理
生物資訊、線性代數、心肺力學




平日3
假日
Harrison
1.5h

基礎學科學習
4.5h

數理學習

4h
臨床科文獻閱讀與報告(含當科FC)
6h
4h
FC(當科或複習)

2h
ACLS

2h
    當然假日有時不只花這些時數,遇到要考離站考或是做Case時幾乎會一整天做報告或準備考試,剩下的任務另一天完成,有時也會彈性調整平日與假日分配。
    另外重要的是,大六時我在臨床學習會優先搭配FC閱讀,寫離站報告時才找1-4Paper閱讀,或是做Case才會找好幾篇文獻,畢竟面對之後的國考,每一科都必須廣泛先讀一遍,必須有所取捨。

OSCE

    六下時因應考試與各間醫院PGY面試,在實習期間作息改成下表。

平日3
假日
Harrison


基礎學科學習


數理學習


OSCE
3h
2h (OSCE考前增加時數)
臨床科文獻閱讀與報告(含當科FC)
6h
4h (OSCE考前減少時數)
FC(當科或複習)
3h
4h (OSCE考前減少時數)
ACLS




    OSCE是大六的重頭戲,我有幾本書幫助準備:
    李石增等. 2011. OSCE實例的運用及剖析實例. 台北市: 台灣愛思唯爾.
    Lynn S. Bickley. 2016. Bates' Pocket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istory Taking. LWW.
    OSCE臨床技能測驗完全攻略-案例分析與評分準則.
   
第一本書已經絕版了,是我有一次到義大醫學院閒逛,在他們的書局看到的,內容很好,針對常用的Knowledge都有複習。這本我主要是在寒假快速看完。不過許多人會買「OSCE臨床技術手冊」來看,我覺得也是平時打底很好的書。之後我就用Bates手冊複習各器官系統的PE (整本讀,包含病人溝通技巧內容),配合學校模擬考拍的示範帶複習一些Knowledge與解題重點,甚至是同時配合國考讀FC來加強Knowledge。接近考前還回頭翻Harrison手冊的症狀篇做複習,或是隨機翻一些小兒小麻的內容以應付愈考愈細的小兒標準病人題。
    考前最後讀OSCE臨床技能測驗完全攻略這本書提供的範例Checklist來看看各種情境大概如何拿分(這是翻譯的書籍,所以是偏向外國的考題,但也可參考。我甚至覺得其實有最後兩本就足夠了,其他可以搭配大家流傳的高醫OSCE共筆,但我沒這樣做)
    臨床技能是考12關卡,每個梯次考題不同,每一關及格分數是看全國考生的分數(Checklist表上每一個項目加總)與整體表現(6級分)而訂,每個考生被打完這兩個部分的分數後,會把全國考生分數統計做回歸分析,刷掉那一關分數在2級分所對應到的分數以下的考生,所以那一關過不過是取決於全國各個醫院分數打出來的結果。考試中心還會把每一關用這種方法訂定的12個及格分數加總,變成總及格分,考試12關過7關以上且總得分要大於等於總及格分才會及格,缺一不可。考題除了四題臨床技能操作之外,剩下沒有範圍,各種Knowledge都會出題,疾病衛教、病史詢問、PE(還會給你情境,你必須做出那個很有可能的病最SpecificPE,已經不是亂槍打鳥PE)、檢查判讀與處置說明都可以考,小兒婦產等也可以考很專科的考題(哮喘、子癲症、氣喘等等),所以其實現在的考題變成要連同二階國考一起平常打底才能應付了。應考仍有一些通則:開放式問句、詢問病患最擔心的是什麼、確認病患還想知道什麼以免你沒回答到病患想知道的,以及病患會不會對處置有一些偏好、口頭表達同理、病人問診斷的話診斷必須精確等等。剩下最基本的洗手、確認病人身份、確認抱著小寶寶娃娃的人是小寶寶的誰、看清題目有沒有要特別衛教什麼東西……這種超基本的應考通則更是不能不做,免得萬一這是評分項目之一卻沒做,加上全國考生又都考得比你好,你那關就不過了。
    平常讀書時,小Harrison症狀篇、各科實習的核心課程、晨會被電的內容都要盡量熟記,熟記的意思就是今天來一個病,你要知道病史詢問的關鍵點、處置有哪些,閉上眼睛要能夠跟病患講出兩到三個治療方式(若是以手術治療的病還要知道內科療法有哪些、麻醉與手術風險等等),後續大概怎麼追蹤。不用到很細節,但是要能夠閉上眼睛就滔滔不絕。這些其實可以透過平常接病人、跟Primary care聊天、問病史、衛教而熟練的。在小兒與外科,我也會自己抓一些感覺常見的病,配合醫院的衛教資料閱讀,盡量背以應付病情解釋與處置的考題。
     因為考試Checklist是不公開的,所以你真的無法想像這考試範圍多麽無邊無際,也不知道到底怎樣的題型要做到多少。另外考完你也只知道你過與不過,考題考完會立刻銷毀,無法知道考古題的。所以平時必須大量累積知識。考試保持平常心,加上技能不要出錯(平時學校的示範影片要很熟,這樣臨床上學長姐想給你做時,你才能有自信且不出錯地完成任務),大概就能過了。另外考前一週會公告標準病人範例題型,我就是大概閱讀,心裡大概想想這並想考什麼問什麼,給自己一點心理準備,事實上考出來的好像都跟那份也不怎麼相關。
    準備這些知識的過程,事實上也在為PGY面試做準備,因為有些醫院面試考官直接問你情境題,或是安排小組討論討論Case做出評估與處置。

    二階國考

    有別於一階國考還讀其他書,考二階前就只讀 First Choice 18冊了。大六結束前,這兩年18冊都已經讀過一次,有一些還讀過兩次。實習結束後,我休息了三天才開始讀,一開始一天讀9小時(一節50分鐘),後來發現可能來不及,很快就一天讀13小時,傍晚稍稍休息運動,吃飯洗澡都快速完成不多花時間。所以建議同學實習結束就立刻開始一天讀12小時比較恰當,畢竟預留多一點時間練習近年考古題非常重要。
    我早上讀醫學三的科目,下午醫學五、小兒、婦產,晚上讀剩下的小科,特別是把神經跟復健配合早上的神經外科一起讀。讀的時候,想到一些前面有出現的觀念,要立刻翻回去確認,並且在後面寫下自己的小整理,有些常考的內容就在空白頁面做整理方便隨時想到就翻,可幫助前後連貫記憶才不會讀了後面忘了前面。特別是很愛考的Neurocutaneous disease、風濕科Marker、截肢怎麼擺位、精神科診斷標準是幾週幾個月……這種死背的東西要稍微寫下來整理一下。骨科常見的骨折型態、代謝疾病篩檢……等等以往被認為CP值不高又要死背的東西,當考題變幻莫測,反而成為救命浮木。另外也要把內科讀到的東西,把小兒相關的內容再次拿出來快速讀過去。(我小兒很早就看完,反而內科看很久,所以後來內科遇到相關次專科,都會回去翻小兒)
    這樣精讀完18冊就要花將近五個禮拜,讀完也到考前一週了,就花3天一直寫考古測驗自己(真的就只有寫加上對答案),剩下就一天檢討一回(一回=四張考卷),我總共做加上檢討共七回。檢討考古時,儘量弄清楚每一題為什麼對為什麼錯,相關選項的重點不要懶惰,回去找以前上課內容PPT、上網查資料複習,並且用精練的字句寫下來,考前一兩天就快速翻過去。






    準備的時候真的會覺得東西永遠記不起來,越讀越沒把握,考試的時候也發現有把握的題目每一張都不到一半,但是之前遇到的學長大多都說常常會發現:送出考卷的那一刻,就發現自己過了。我送出去後,得分和我自己模擬練習時差不多。順道一提,我因為FC在大五就買了,所以裡面考題比較舊,我考前拿106-109年時可以測測看在沒有重複練習過這幾回的題目下拿到幾分。若是FC太新,有時候你模擬練習時考很多分,可能是因為你才剛從FC練習到,所以這種時候必須小心不要高估你的實力了。
    從我練習的分數來看,這幾年真的有趨勢:醫學三無法掌握的題目變多,醫學四相對(注意,是相對)簡單,醫學五可能是搶分數必須考慮的,醫學六則偏穩定。
    為什麼如此強調平時累積,因為雖然考題有超過一半根本無法有把握地寫下答案,但是基礎知識可以幫助你猜答案更有依據,比起亂猜,命中率當然可以大幅提升。有時候題目很刁鑽,但是若是你某個記憶點很熟,更可以直接就選出正確的答案。另外,簡單的基本題一題都不能放過,所以考前FC與檢討考古常常出現的地方,一定要盡量用力讀。


醫學三
醫學四
醫學五
醫學六
106-1
83.75%
77.50%
63.75%
81.25%
106-2
81.25%
66.25%
71.25%
71.25%
107-1
81.25%
72.50%
83.75%
76.25%
107-2
78.75%
81.25%
77.50%
70.00%
108-1
80.00%
76.25%
67.50%
73.75%
108-2
77.50%
82.50%
85.00%
73.75%
109-1
73.75%
80.00%
80.00%
66.25%
109-2 (實際考試)
70.00%
80.00%
80.00%
73.75%


感言

    我實習時遇到很多親切又喜歡讓我們一起做事的學長,可以一起討論、實踐知識,其實無形之中也幫助我從什麼都不會的狀況累積了一些知識,真的謝謝他們。平時就全力學習,考試前好好複習,至少也能夠讓自己臨床實例增加,增加自己的思維。也要謝謝老師們在實習時提供許多投影片整理很多臨床知識重點,幫助我們一點一點累積知識。我覺得現在國家考試,不論一階、二階,都為了避免同學打混過關,每一張都有基本題、挑戰題跟刁難題,所以要過關必須每一科都達到一定水準才行,不能靠某一張考卷來彌補其他分數了。所以考生們就盡量,一點一點拉長時間來累積知識,考前就不會很恐慌了(雖然準備考試真的很難熬)。而且妥善分配時間,你可以一點一點順便完成自己其他有興趣的事情,兼顧健康作息與學習。
    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其實考試,整理資料是幫助大家很重要的環節,所以當有機會可以加入編輯時,若自身能力許可,也不要吝嗇,以幫助以後的學弟妹們。我們學校有編輯參考書的計畫,我就加入完成RNA病毒編輯,這次考完也加入寫醫學五詳解的行列(8題,整理泌尿科重點)。做這些事雖然要安排時間,但能夠讀讀相關原文書也是很好的。
   

2 則留言:

  1. 哈囉! 最近在學習access建構資料庫,看到您在舊網站架設的範例檔,真的是太棒了! 感謝您無私的分享~~~

    回覆刪除
  2. 若有幫助到您真的是榮幸!

    回覆刪除